风景只在努力登高处

来源: 广西柳州科学技术局  |   发布日期: 2004-08-02 15:33    |  作者: 广西柳州科学技术局

  困难逼人奋起,逆境促人进步。山雨欲来,业内人士的危机感空前增强,变革求生的愿望也十分强烈。他们纷纷出谋献策——

  整编主力军 合伙冲出去

  面对凡此种种压力,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如何才能迅速强壮起来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期采访了我市部分业内人士,从与他们的交谈中,可以归纳出如下主要观点:

  1、进行汽车零部件产品分类指导。一是竞争力强的产品,要继续扶优扶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规模化生产,快速扩大市场占有率,积极扩大出口,进入全球配套体系;二是目前竞争力较弱的产品,特别是刚起步的高技术产品,要通过合资、引进技术或组织联合攻关,逐步满足国内配套要求;三是要利用国外强势汽车企业进入柳州作为“媒子”,争取与国外汽车零部件的“航空母舰”合作,努力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在满足国内配套需要的同时,尽快进入国际配套体系。

  2、遵循WTO的特点、方法和规则,打破地方、部门封锁。要建立起开放的、公平竞争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加强技术开发,促进技术创新。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加大产品开发资金的投入,提高零部件自主创新的能力,使零部件的开发真正成为整车开发的一部分,实现与整车厂共同发展。

  4、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行业布局的协调指导作用,对市内的零部件产业分工与行业分工进行统一规划,形成整体对外的层次分明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群。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狠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售后服务、加强人员培训,争取进入国际配套体系,要努力建立全球化的物流能力。

  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要迎来我市零部件产业的春天,一定要将良好的愿望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怪晚,只怪懒。好在我市各方面都已经动起来了——

  努力终有报 成事自今朝

  实际上,市政府已经从政策的支持、环境的营造和产业的引导上,着手对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重新进行布局。如新建的阳和(工业)开发区,首期开建的3.5平方公里已被确定为汽车工业园,用于我市汽车工业扩大生产规模,发展与汽车相关的零部件产业;市政府明确指示市经委等有关部门,制定扶持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发展的政策,并支持成立待业协会或商会,以解决我市汽车零部件行业一盘散沙的现象;建设技术扶持企业的平台,支持成立柳州科尔数字化技术制造有限公司,为全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服务。

  我市一些对市场敏感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也没有闲着。如五菱集团“十五”期将向五菱柳机投资2.3亿元,形成年产36万台微车发动机生产能力,建成我国南方的微车发动机生产基础。五菱联发公司2002年配合上汽通用五菱公司“五菱之光”N1车、“五菱大开”N2车及N3AFC车等车型开发,开发出系列零部件。一些企业还利用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努力开拓外部配套市场,如区内的柳汽、柳特、河池农用车等,区外的湖南长丰等……

  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已经来临,这既令人兴奋又形势紧迫。愿我市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联合起来,顺应潮流,迎接挑战,齐心协力去开辟全行业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