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县瑶乡金桔专业合作社荣获市“十大农民合作社”称号

来源: 广西柳州科学技术局  |   发布日期: 2010-02-25 08:57    |  作者: 广西柳州科学技术局

  近日,笔者从柳州市农业局获悉:市农业局组织评出了柳州市第一批十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融安县瑶乡金桔专业合作社榜上有名。

  据了解, 融安县瑶乡金桔专业合作社在县科技局、县农业局的扶持下,于2008年7月成立,现有社员189户,751人,生产基地2413亩,2008年产金桔鲜果2600多吨,蜜桔100多吨,产值500多万元,2009年产鲜金桔将达2800吨以上,产值将突破550万元,人均总产值达7000多元,纯收入达3000多元,金桔收入已成为该社社员的主要经济来源。

  黄斌是融安县瑶乡金桔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农民董事长。几年来,他通过发展科学种果走上了致富路,成为远近小有名气的种果能手,当地群众都称其为“水果大王”。成功创业致富的“水果大王”不忘带领周边群众走致富路。他于2008年7月创立融安县瑶乡金桔专业合作社。几年来,他的创业经验是:

  敢为人先 投巨资提高产品价值

  根据该社成员的组成和模式情况,理事会经过讨论,依托国家的优惠政策、金桔种植和营销大户的优势,制定本社 “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 项目实施方案,决定投资105万元,在融安县雅瑶乡黄金街兴建占地面积96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0平方米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要求 “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厂房(原料库、机分车间、包装车间、成品库、辅助材料库、化验室、办公室、农业科技培训室、冷藏保鲜库等)以及购置“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流水线生产设备(含分级、清洗、消毒、脱水、风干、降温、包装等)以及检测设备和办公设施。我社在得到市财政给予扶持近4万元资金的同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自筹资金75万元,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除冷藏保鲜库因资金不足正在筹建外,其他项目均已基本完成并投入试产,在金桔产销行业已初具规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自此,率先在全国实现金桔产后商品化处理,解决了鲜果金桔的鲜食包装难题,确立了包装进入市场的领先作用和地位,该生产线投产后,日处理金桔可达30吨,年增产品附加值近50万元,社员人均增收700元左右,创造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精益求精 发展金桔产业

  该社“金桔产后商品化处理”项目计划虽尚未全部完成,但我社由于采取到社员果地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和固形物含量检测,采用了近十个产品包装,根据各地不同的老板和客商的需求,从单果、18粒精装、500克至10千克包装,按生产标准严格操作,实行优果优价,为此,优质金桔销售价格不断攀升,外地老板纷纷要求按包装订货,给该社社员及其他金桔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市场意识和商品意识不断高涨,产品质量和“无公害”种植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异口同声说出了一句话:“今后一定要加强种植管理,明年一定要种出最好的绿色金桔”。然而,明显的价格优势拉动了“融安金桔”优质种植、精心管护的大发展,明年融安金桔将会迎来一个金色的丰收年。

  加大投资力度 促进产业全面发展

  合作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金桔产后商品化处理”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根据2009年理事年会讨论决定,2010年积极主动与科研院所联系,努力提高金桔座果率、优质率,调整金桔上市周期,解决融安金桔上市与全国金桔同时上市销售的难题,解决让金桔提前上市和延长保解、销售期的关键问题。注重品牌效应,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力争在年内成功申请“浪溪江牌”广西著名商标。增加水果果坯、果脯、果汁、果胶生产线,并力争在5年内全面完成配套设施,解决次品果销售问题,增加产品附加值,解决农产品系列中的财政收入,为融安金桔持续发展壮大做出应有的努力。

  通讯员:杨芝佩 韦祖祠 覃智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