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科技厅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创新驱动的重要一年。全区科技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双核驱动、绿色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加注重创新基础建设,更加注重成果转移转化,更加注重营造创新环境,更加注重依靠科技人员和服务创新主体,更加注重自身能力和作风建设,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提高科技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奋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重点做好以下11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部署,全面启动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是出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体文件和配套政策。筹备召开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出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体文件和系列配套政策,明确实施创新驱动的总体思路、战略布局、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对全社会科技创新形成战略引导。
二是发布和实施“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加强与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衔接,6月底前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十三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9月底前发布,明确广西“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内容。
(二)继续深化科技改革,加快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
一是推进自治区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改革。启动委托专业机构具体管理项目的工作,组建自治区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制定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计划及专项资金后补助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完善科技项目评估、立项、验收等管理办法,构建科技项目管理新机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上线运行,确保2017年按新的体制机制开展科研活动和科技项目管理工作。
二是建立和完善科技监督和评估体系。按照新的计划体系,建立统一的科技监督和评估机制,强化科技计划实施和经费监督检查,开展科技监督管理业务培训,公开遴选认定一批具有科技监督检查资格的专业机构。健全科技计划信息公开制度和科研诚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完善法律顾问工作制度。
三是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积极稳妥推进自治区直属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用人机制和内部分配制度。坚持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转制方向,分类重组和优化结构布局,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提升共性关键应用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中直驻桂科研院所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引导其重大成果落地广西,支持地方经济建设。鼓励和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构建新型研发体系。
(三)加快部署实施重大研发任务,强化引领型发展的科技支撑。
一是加快重大专项实施及成果产业化。面向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先期启动石墨烯、有色金属新材料、糖蔗高效生产等若干“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这些领域获得一批重大新产品、新技术等标志性成果,实现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整个产业的跨越发展。
二是加快传统产业科技攻关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制糖、铝、汽车、机械等传统产业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为糖、铝等产业“二次创业”提供科技支撑。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北斗导航、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提高其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三是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生物种业创新和粮油丰产提效工程,突出加强优良新品种培育推广。以加强甘蔗优良新品种培育和机械研发推广为重点,加大对我区糖料蔗500万亩“双高”基地建设的科技支撑。组织开展我区特色果蔬和海洋渔业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支撑产业发展。落实《加快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督促和指导各市、县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支持市、县农科分院、试验站建设,推进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四是推动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围绕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和城镇化等加强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加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技术创新,开展肿瘤、心脑血管等常见多发病防治关键技术及诊疗规范研究与应用示范。加强新药研发创新,强化特色中药材规范种养和质量标准研究,中药壮瑶药新药研发及标准研究。加强气、水、土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以及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技术研究和示范,加强生态环境标准及监测技术研究。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公共安全,强化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及应用示范。加强科技强警工作,研发防范和打击犯罪的技术和装备。加强防灾减灾技术创新,开展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灾害的精细化预警预报及地震、滑坡等重大地质灾害的预测监测和应急技术研究。加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开展生态保护、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循环利用等新技术成果的应用示范,培育和建设新的实验区,争创国家级实验区。
(四)完善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
一是加快推进和制定促进成果转化配套措施。开展修订《广西壮族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前期研究工作。推进《关于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暂行规定》落实,制定企业购买科技成果交易补助办法,强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
二是加快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组织各市各单位落实自治区下达的年度转化272项科技成果任务。建设广西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库,加强科技成果登记和技术合同登记工作,新建20家技术转化示范机构,组织各市开展技术转移对接活动,培养一批技术转移经纪人。
三是完善科技奖励制度。组建新一届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组织2016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工作。修订完善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进一步发挥科技奖励激励和引导科技创新的作用。
(五)夯实创新驱动基础,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建设。
一是加快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积极探索政府科技资金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方面设立政府引导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拓宽科技投融资渠道。积极推动金融部门加快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积极推动科技企业上市和再融资。
二是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新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科研基地和平台。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建设创新型(试点)企业200家、高新技术企业700家左右。建设一批专业领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等服务,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和网络化协同水平。加快推进自治区科研设施和仪器向企业等社会用户开放,促进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创新创业成本。
三是优化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布局。推进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在自治区优势、特色领域新建一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及培育基地,进一步强化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加快南宁•中关村创新中心建设。完善创新平台管理制度,修订广西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重点实验室评估和考核机制,探索与地方、企业、依托单位主管部门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机制和模式。修订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和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加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规范化管理。建设统一开放的科研设施与仪器网络管理平台,开展科研设施和仪器资源调查,制定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规范,开展开放共享后补助机制试点工作。
四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方案》,启动院士后备人选推荐遴选工作,确定院士后备人选名单。开展“八桂学者”第一批期满考核和第四批选聘工作,新建10家院士工作站。组织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科技园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等科技人才专项,加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强化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支持,鼓励青年人才参加各类科技计划。
(六)实施发明专利双倍增计划,加快知识产权强区建设。
一是强化知识产权整体部署。制定广西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和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广西专利事业“十三五”规划和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落实局区会商工作要点。指导各市做好本地区专利“十三五”规划、发明专利双倍增计划的编制及实施。
二是推动发明专利创造。启动实施发明专利双倍增计划,继续推动将发明创造主要指标列入政府绩效考评,完善发明专利资助奖励办法,力争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比上年增长30%以上。启动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工程,新增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50家以上,推动100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贯标工作。
三是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开展新一轮知识产权(专利)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推动区、市、县三级专利行政执法及维权队伍建设,加强专利侵权假冒案件热点、多发区域专项整治。推动各设区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全覆盖,全区查处假冒专利案件500件以上。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基础建设。继续办好第六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完善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2个,推进南宁、桂林高新区开展知识产权金融试点。加快建设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支持10个县(市、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建设,加强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新建自治区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2个。
(七)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优化区域创新布局。
一是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按照以点带线、以线促面、以面带全区的原则,统筹整合创新资源,建设南柳桂北自主创新示范区,打破行政区域制约,推动创新要素在各城市区、园区合理流动,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
二是推动高新区发展。推动桂林、南宁、柳州、北海国家高新区加快建成创新型特色园区,加大对梧州、钦州、来宾、柳州河西、贺州5个自治区高新区建设的支持,新建2个以上自治区级高新区。推动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加大支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
三是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强5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27个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新建5个以上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推动农业园区体制机制的创新,充分发挥园区的科技引领、资源积聚、技术集成、创业服务和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加大基层科技工作力度。夯实基层科技工作基础,推动市县科技管理机构、人员到位,不断改善其工作环境和条件。加强对县市科技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基层科技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发挥市县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服务平台的桥梁作用,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八)加大科技扶贫力度,为精准脱贫提供支撑。
一是启动实施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行动。选派100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到贫困村开展服务。通过项目实施,帮扶贫困村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林场、种养大户、创业青年等开展规模种养。建设科技示范基地,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科技服务。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到贫困村发展产业项目,或者领办、创办、协办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
二是加大新技术的推广示范。依托科技特派员团队和示范基地,通过传、帮、带、扶,增强基层农技服务能力,引进或培育特色龙头企业,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力度,带动和服务贫困村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覆盖所有贫困县、贫困村的科技服务设施、平台和队伍等条件。
三是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科技培训。加强对贫困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青年农林场主的培育,组织培训贫困县、贫困村科技人才100人以上。推动各市、县利用电视频道开设“农村科技新视界”科技培训与科普宣传栏目,建设完善“农视通”农村科技视频网上点播平台,制作播放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农业科技实用新技术和科普教育节目。完善市、县科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科技下乡、科普宣传及实用技术培训等科技文化活动,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科学文化水平。
(九)营造创新创业生态,进一步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是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落实《广西大力促进众创空间发展工作方案》,充分依托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等,加快建设各类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支持20个众创空间,新增10个自治区级科技孵化器。
二是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落实《广西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2015-2020年)》,加大对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的支持,重点在南宁、桂林、柳州和北海建设若干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三是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办好科技活动周等重大群众性科技活动。办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活动,支持各部门开展中小企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广西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
(十)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提高创新资源集聚能力。
一是加强与东盟的交流合作。重点推进与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共建双边技术转移中心,承办第4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编制中国—东盟技术交易(所)平台建设方案、国际创新园规划,联合泛珠三角、中南西南等区域科技资源与东盟国家开展系列双边技术对接活动,拓展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推动中国—东盟科技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广西分中心建设。加快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业务大楼建设。
二是加强拓展与港澳台地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合作渠道。支持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搭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合作平台,与以色列合作举办高新技术对接会。在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中医药、健康产业等领域推进与港澳台洽谈技术合作及测试平台共享合作。探索推进友城科技合作。
三是加强国内科技合作。大力开展科技精准招商,深化科技合作与资源共享。联合泛珠三角区域省份共建泛珠科技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加快推进与江苏省在医疗产品、果蔬保鲜和深加工、建筑结构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合作。与陕西省就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领域开展专场技术对接活动。加快北海清华大学海洋技术研究中心北部湾研究所、中国技术交易所广西服务站建设。与中科院联合建设大数据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区域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中心,开展贺州人造大理石开发利用研发。全面落实自治区与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家部委的合作会商议定书议题,争取更多的国家创新资源落户我区。继续开展厅市会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十一)增强保障意识,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一是加强简政放权和依法行政。严格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向社会公开的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行使职权。加强创新发展与改革的宏观管理,建立政策、规划、计划、监督等重点业务工作推进机制,规范行政审批,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做好科技法规的贯彻落实和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
二是加强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全区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切实提高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创新治理和服务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锐意改革、敢于担当的高素质科技管理干部队伍。
三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近年来我区科技系统发生了一些违纪违法案件,少数部门的违法行为严重影响科技系统形象,也给全区科技界敲响了警钟。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引以为戒,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落实“两个责任”,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坚持依法行政,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融入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全过程,抓好机关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加大监督执政问责力度,深入开展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对发现问题零容忍,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扎实抓好巡视意见整改工作,确保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全到位、真到位,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四是加强科技宣传工作。全面总结、系统梳理“十二五”以来的重大科技成果、重大改革进展,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广西创新故事,弘扬创新时代主旋律。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作用,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大力提升传播交流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向全社会积极宣传展示我区科技重大成果、优秀人物和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