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新三样”,瞄准氢能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柳州市智能制造科技服务中心联合柳南区政府赴长三角氢能示范区开展科技招商交流

来源: 柳州市智能制造科技服务中心  |   发布日期: 2024-05-30 08:54    |  作者: 工业机器人服务科

为扎实开展科技招商工作,破局柳州市发展“新三样”产业困境,市智服中心瞄准氢能产业,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5月21日——5月24日,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柳南区人民政府指导下,由市智能制造科技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刘勇和柳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曾德良带队组成的科技招商小分队赴上海、苏州、张家港、南通等地精准开展氢能产业科技招商活动。

小分队一行先后到中科化物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省氢能技术创新中心、苏州市氢能产业创新中心、中科液态阳光装备有限公司、氢朝能源科技(上海)公司、氢朝能源装备公司、宝武清能公司等科研院所和企业,精准拜访氢能产业高层次人才团队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实地参观和考察,详细了解氢能产业技术项目研发水平、发展前景、落地需求,并与人才团队进行座谈交流,深入探讨合作模式。小分队重点推介了柳州市和柳南区位优势、生产资源优势、营商环境、投资政策等,并诚挚邀请人才团队来柳州市和柳南区实地调研,推动双方共同迈进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在中科化物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小分队参观了氢能燃料电池国家双创集中示范基地和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并与研究院院长韩涤非、液态阳光总经理吴建平等座谈交流。刘勇表示,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到2030年,中国将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到2035年,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氢能产业集聚生态体系正在形成,推动着氢能产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拥有国内氢能资源领域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在氢能的应用方面有较强的科研基础,并通过成果转化,孵化出了液态阳光等知名企业。柳州市在氢产业方面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也在探索氢能的应用,希望中科化物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柳州市双方强化政产学研用合作,加快推进氢能在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探索规模化、安全利用氢能的发展路径。

曾德良提出,柳南区是柳州市老牌工业城区,拥有完整的装备制造链条,希望双方围绕氢能装备制造加强合作。中科化物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专家一致表示,柳州市工业基础雄厚,双方可围绕氢能应用场景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氢能装备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助推氢能产业落地柳州发展。

在氢朝能源装备公司,小分队参观了用于北京冬奥会示范展示的绿色甲醇制氢装备,探索生物质耦合光伏制绿色甲醇装备应用。座谈时,氢朝能源科技(上海)公司总经理黄文昭就生物质耦合光伏制绿色甲醇装备应用技术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表示将持续与柳州市加强沟通对接,争取项目落地,促进互利共赢。

在氢朝能源科技(上海)公司总部,小分队与氢能产业联盟秘书长和氢朝能源科技(上海)公司技术顾问、同济大学教授座谈交流。双方就借助不同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氢能产业,形成各具特点的产业链、配套设施和应用场景,抢占氢能产业高地,推动产业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等深入交流,诚挚邀请氢朝能源科技(上海)公司负责人来柳投资兴业。

刘勇主任(左一)、曾德良副区长(左二)与考察人员听取韩涤非院长(右一)介绍

小分队考察中科化物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制氢核心装备

小分队与中科化物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专家交流座谈

小分队与氢朝能源科技(上海)公司负责人交流座谈

小分队参观绿色甲醇制氢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