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 踏浪而来 ——首款五菱混动车型研发背后的故事

来源: 柳州日报  |   发布日期: 2022-09-09 09:28    |  作者: 荀诗媛

8月25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超能打全能SUV”——五菱星辰混动版正式上市。带劲的电感驾驶体验、满足用户对驾乘品质和油耗性能的需求,一时间点燃全网。也让外界好奇,这款车是怎么炼成的?

答案就藏在上通五技术中心大楼里。擅长混合动力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的上通五技术中心混合动力部总监满兴家博士及其研发团队,道出背后的研发故事。

造骡子车 为立项获取数据

2015年,在燃油车为主的时代,网络上越来越受关注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该是什么样?

研究燃油车多年的上通五技术中心混动部DHT系统主任工程师旷龙等研发团队成员摇头,表示一无所知。

旷龙回忆,2015年研究起步阶段,可谓“一穷二白”。“穷”,是没有科研项目支撑,就没有经费。为了收集足够素材实现项目立项,大家利用其他项目研发时余下的材料制造骡子车(即一种动力与性能兼顾的汽车模式,通俗话说的混动功能样车),通过试乘试驾、经济性测试等,收集各种数据,论证方案可行性。

“白”,是国内没有相关研发经验可借鉴,大家都没弄明白,行驶过程中如何实现能量转换,不懂什么测试条件符合要求,更没有参数可对标。

多次随骡子车外出试验,旷龙等人收集丰富的试验数据。经过反复测试,2021年1月起,研发团队获得市科技局等单位支持的相关立项项目。

满兴家说:“有了科研经费,研究逐渐有了眉目。可要在14个月内研发出达到上市条件的新产品,压力也随之而来。”

联合攻关 让需求成为产品

混动汽车的主流消费者,普遍关心油耗低不低,驾驶过程是否平顺,动力是否与燃油车相似。这些需求实则是看发动机热效率、三电性能和控制切换等性能。

可要如何实现?

带着疑问,研发团队主动与武汉理工大学、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等高校和企业牵手,围绕“高热效率的中小型阿特金森汽油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CN220M节能型混合动力乘用车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等科技项目,联合开展产学研攻关。

满兴家说,项目中通过大胆应用阿特金森循环,同时对进气效率有效控制,成功提升燃烧速率,发动机热效率达41%。仅这点变化,就凝聚5000多名研发人员的心血。

通过实验,谢嵩松等研发成员还开发出全球首创的单档电磁式DHT系统等新技术,让“从电驱到直驱”的过程更“丝滑”,也让整车市区百公里油耗降至4.6L,市区续航达1100公里。

瞄准方向 集中发力助研发

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及,到2035年,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部转变为混合动力。

站在新风口,满兴家憧憬道,我们的研发使命还在继续,争取到2025年,五菱出品的汽车全部植入混动技术,持续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部分车企已发布混合动力车型产品,为帮助本土汽车企业加快研发速度,完善产业链布局。近几年,市科技系统主要从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两大方向,布局汽车产业科技项目。

2018年之前,集中资源优先重点支持纯电动汽车发展。2019年起坚持在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两大重点领域发力。2022年在市级科技项目申报指南明确设置“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及新产品研发”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及新产品研发”,帮助更多本土企业增强创新创业的竞争力,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转型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