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县建成良种杉木无性系保种选育收集基地
来源:
融水县科技局  |
发布日期:
2012-12-03 08:32  
| 作者:
融水县科技局
融水县地处全国优良杉木中心区,拥有全国最优秀的杉木地理种源,但由于缺少良种繁育基地,良种供应不足,林农传统上自行采籽育种,经多世代随意繁育后,杉木优良性状逐渐退化,良种繁育与供应问题亟待解决。在广西林业厅、柳州市林业局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建设融水良种杉木无性系保种选育收集基地,融水县科技局立项支持,并列为国家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融水县竹木产业化开发与示范》子项目之一,并聘请广西林业厅种苗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代喜和广西林科院高级工程师黄开勇两位专家作技术指导。
项目的实施,建成了采穗圃33亩,收集嫁接优良无性系/家系299个,每个无性系/家系嫁接10株;建成了杉木种子园543亩;建设固定良种苗圃130亩。2013年起,基地可年产穗条5万条,年产种子500公斤以上,年产标准规格良种杉木苗400万株以上,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让杉木速生丰产,提高经济效益。
课题实施,编写了《糠杉和油杉地方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技术规程主要从杉木良种选用、良种壮苗培育、整地技术要点、种植密度、定植技术要点、抚育方式等方面作技术规程的制订。技术规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融水乃至全广西杉木生产都具有指导性。
融水县科技局 欧凤光 朱柳萍 供稿
广西林科院黄开勇高级工程师(右2)在做技术指导
高世代种子园中一个小区无性系嫁接配置图
高世代种子园中挂着记有种质来源等信息“身份证”的一株
高标准苗圃的一角
分享本页面至: